(五十)莲教旧属(2 / 2)

吴钩月 风浣裳213 0 字 2022-04-24

谈及联手抗清之事,张三夫妇便请吴帅允许司马先生到马迹山住一段日子,指点方略,操练人马,江离自知于抗清大势所知有限,便请夏完淳同去。西洞庭山经夏完淳整顿月余,已基本步入正轨,一切井井有条,吴日生虽然不愿,经不住张夫人一张利口,百般恳请,只好答应,但说好一有事相召,必须赶回。江离和夏完淳依命,安排了一下军中事务,第二日一早便和张三夫妇同返马迹山。

到了马迹山见过众人,夏完淳不顾疲累,也不休息片刻,便和张三夫妇一道查看四面形势,何处可攻,何处可守,何处可埋伏兵马,何处须修护堤防,说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他自幼敏慧过人,六岁即熟读经史,操笔论古人得失,颇有端委,深受其父夏允彝、其师陈子龙器重,认为日后定能"为国家任重事"。从十四岁上随父师起兵抗清,亦颇有战争经验,依形附势,因势利导,说得张三夫妇连连点头。

夫妇俩此刻方信江离所言不虚,这位小夏监军真当得"胸有甲兵十万"这句评语,自此死心塌地的敬服,对他言听计从,如对江离一般恭敬。江离看在眼里,喜在心头,他早知义弟韬略过人,当年跟着慕容铁琴学过易理布阵之法,说出来与夏完淳互通有无,共建大寨。

兄弟俩在马迹山住下,帮同操练阵势,与张三夫妇及大小头目讲论兵法,对敌方略,闲来兄弟俩一处住着,江离教夏完淳习武练剑,夏完淳便与他演史谈兵。日子过得飞快,不觉一月过去,吴日生派人来请他兄弟俩回去——张三夫妇虽舍不得,兄弟二人却不敢违令,辞别回山。张三夫妇直送出十余里才肯返棹,竭诚恳请二人有空儿便来指点一番,夏完淳感其盛情,后来果然多方眷顾,不时去指导照看。

吴日生能收服了这一支奇兵以为臂助,对江离更是器重,将二人倚为左膀右臂。半年来相机而动,陆续攻下附近吴江,嘉善诸县。

这日正在帐中商议军事,外边探事军兵来报,清兵五千余众离开苏州城,向本山杀来,吴日生吩咐再探,传令众军严加戒备。众军士修整了近两个月,已是身强体健,壮志昂扬,闻得清军来攻,一个个摩拳擦掌,准备大杀一场。

探事军兵不断来报,清军这次是过灵岩山,到穹窿山下安营扎寨。从穹窿山口到西洞庭山,中间要经过白石,灵龟两岛,西洞庭山北面不到十里均匀横列着蒺藜,牛头,灵龟三岛,白石岛还在灵龟西北十余里处,较三岛犹大了数倍,夏完淳以四岛为西洞庭山之西北屏障,分别派人驻守,以防敌军从穹窿山来袭。得知清军果由此来犯,则白石岛首当其冲,江离请命亲去增援,吴日生应允,一面派人通知马迹山张三夫妇来援。

清军一大早战船驶来,猛攻白石岛。其战船都是数丈长的大船,每船一百军兵,四十人轮番划船,六十人以强弓硬弩掩护战船直向岛上冲来。白石岛上原只三百守军,江离又带了二百人来,共是五百军兵,也是以弓箭阻敌攻势。

清军因都是北方人不耐水战,造的都是厚板大船,驶起来平稳,虽不似小船灵活快捷,却免了兵士晕船之若,而且庞然大物地驶来,军兵躲在舱中箭射不到,如一座活动碉堡一般,上次清军便是以此强攻西洞庭山,吴日生率军拼死守卫方保无虞,却死伤了无数军士,颇为忌惮。

江离兄弟来后一起商量对策,决定以火箭火枪对付,伤不着人便烧船,大船笨重,量他无处躲避——如今见大船逼近岸边十余丈处,一声令下,火箭火枪齐射,清军战船外刷了桐油防水,沾火更是易燃,不一会儿十余艘大船已着起火来。清军登时慌作一团,划船后退躲避,与后面战船撞在一外,不少清军落水,只听得呜里哇啦地乱喊,岛上明军哈哈大笑。

哪知清军慌乱一阵,竟以十余艘火船打头,二十艘大船又缓缓向岸边驶来,一道火墙掩护,再放火箭已然无用,眼看清军就要攻到岸边,若被他们攻上岸来,明军寡不敌众,非败不可。

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