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四七)半路劫粮(1 / 2)

吴钩月 风浣裳213 0 字 2022-04-24

 江离道:"那倒不怕,我这里还有黄金百两,抵得数千两银子,先去买些粮米,也能维持半个月,以后我再想办法。"夏完淳道:"大哥,我看你生活俭素,怎会有这许多银两?"江离道:"我以前给人保镖赚的,不是非分之物,不义之财。"夏完淳道:"我倒不是说这个,行大事者不拘小节,乱世之中诸事从权,实在不行就去城中富户家借些钱米也可,总胜于坐以待毙——国破家亡之际,我们汉人本当团结对外,人人报效,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。"

江离喜道:"好兄弟,我还道你读书人未免迂腐刻板,哪知竟如此通达豪爽。"夏完淳道:"大哥赤心报国,仗义疏财,不计名利报酬,这才是大英雄,真好汉的胸襟气度。

当晚无话,第二日上起吃罢早饭,兄弟俩率军到胥口,准备乘船回湖中西洞庭山,才走到木渎附近,就见十余人由东往西而来,穿的也是明军服色,江离只道也是失散的军士,便与夏完淳停住等候,转眼十余人到了面前,夏完淳忽地欢声叫道:"吴世叔。"抢步上前,向当先那人拜了下去。

那人四十来岁年纪,所着虽是普通士兵服色,气度却是雍容儒雅,一望便知不同流俗,他双手搀起夏完淳,喜道:“存古,你怎么在这里?你们在松江的事我听说了,让人到处找你们,你师父和你在一处么?”存古是夏完淳的表字,他年纪虽小,却自幼才华过人,有神童之称,年纪渐长,越发忠义谋国,慷慨英迈,吴日生早看出他不同凡响,是以不拿他当后生晚辈看,称他表字以示敬意。

夏完淳道:"多蒙世叔挂念,只是松江一役,侄儿与家父家师失散了,家父已经殉国,却不知师父生死存亡,现在何处。"吴日生长叹一声,道:"清军势大,我辈以身许国,各尽人事罢了,成败与否,原本难料。"两人叙了几句旧,夏完淳道:"侄儿跟世叔引见一个人,这位是侄儿的结拜义兄司马江离,这次若非他仗义援手,侄儿只怕见不到世叔了。"

江离见他慷慨忠义,过来拜道:"晚辈拜见千岁爷。"吴日生见他面色阴沉,气度稳重,看来总有三十多岁,双眸湛湛,一看便知是武林高人,他从夏完淳身上论起,自称晚辈,自己却不能坦然而受,当下长揖还礼道:"不敢,司马大侠请起。吴某一介书生,胡夷乱国之际起兵复国,成败难以逆料,受封爵位,已自汗颜,何敢枉称千岁?大侠是英雄豪杰之士,若不嫌吴某愚鲁,肯赐臂助,吴某感激不尽。"他求才若渴,是以一见面就诚意相邀。

江离道:"晚辈与夏兄弟义结金兰,本就是来投奔千岁爷,为抗清复国略效微劳的。"夏完淳道:"正是,昨天下午侄儿与义兄到了东山,恰逢世叔麾下军士与清军激斗,我兄弟也拔剑参战,聚集了千余名军士,正四处派人找世叔,世叔来的正好,下一步该当如何,请世叔定夺。"这时张大彪等将士纷纷过来拜见主帅,都称昨日多亏两位大侠相救,才得免被清兵聚歼。

吴日生叹道:"昨日吴某大意轻敌,致中鞑子奸计,手下兄弟损失过半,好生惭愧,司马大侠大恩,吴某永铭五中,容日后补报,我昨日在亲兵护持下,化装泅水得脱;适才得到消息,吴胜兆凯旋返回苏州城,大批粮草辎重在后徐行,现在离此不过十余里,不如我们一鼓作气将清军粮草辎重劫来,一来供我军队之需,二来挫一挫吴胜兆的威风,司马大侠,存古,你们以为如何?"

夏完淳拍掌道:"好极,咱们正愁粮饷缺乏,去劫了清军粮草,大哥你那两黄金就省下了。"江离道:"我省下它又有什么用?千岁爷,你募兵抗清,正缺粮饷,这百两黄金就交与你吧。"说罢解下背上包袱,双手交给吴日生。

吴日生不接,辞谢道:"大侠全心为国,忠义可嘉,只是如此重金得来不易,咱们马上去取敌军辎重以补粮饷军备,这钱还是大侠留作不时之用吧。"江离摇摇头,道:"我飘泊江湖,带这么多钱又有何用?千岁爷,你与夏兄弟都散尽家财募兵复国,毫不吝惜,我的钱你便不收,是嫌它不干净吗?"

夏完淳道:"吴世叔,我大哥是一片诚意,你就收下吧。"吴日生亦知武林豪侠之辈重然诺,轻生死,视钱财如粪土,自己执意不收,只怕惹恼了他,遂道:"既如此吴某却之不恭,就代我三军将士收下了,大侠轻财重义,舍身报国的行为,吴某一定奏闻朝迁,以彰忠义。"说着接过包袱,十斤黄金直坠得他手腕一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