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第一发的落点作为参照,接下来的炮击就准确的落到预定地点。
155毫米舰炮的威力还是不错的,民用房屋就算再坚固,在舰炮面前脆弱的就跟纸糊的一样,一炮下去能炸倒一片。
这也正常,能抵御大口径舰炮的永固工事,顶部的混凝土厚度动不动就是一两米,然后还要铺上好几层乃至十几层沙袋加强防御,列日要塞堡垒顶部的混凝土有四米厚,依然顶不住大口径重炮的轰击。
驱逐舰的轰击持续了半个小时,携带的炮弹几乎都打光了才停止。
等炮击停止之后,进攻部队才开始发动进攻,围观群众里面懂行的马上就嘘声一片。
炮击之后再进攻,这还是上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作战方式。
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后期,步炮协同就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度,炮兵火力打击之后开始火力延伸,步兵这时候开始进攻,依然处于炮兵的掩护范围内。
步炮协同的终极形式就是步兵踩着炮弹的炸点前进,守军还没有反应过来,阵地就已经被攻占。
这时候如果有坦克的参与那当然就更好了,步兵躲在坦克后面发起进攻,可以把伤亡降低到最低程度。
巴西政府军没坦克,步炮协同这种训练估计平时都没有进行过,尤其这还是步兵和舰炮之间的协同作战,跨着兵种呢,南部非洲国防军估计都不敢玩,巴西政府军就只能老老实实用这种20年前的战术作战。
和巴西政府军相比,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这些年可是一直活跃在全球任意角落,孙猛和威廉这种参加过无数次战斗的老兵,炮击刚刚停止,孙猛和威廉就带领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返回阵地。
这时候进攻的政府军部队还在吹哨子整理队形呢。
没错,1931年的巴西,使用的还是那种细红线人海战术,更复杂的战术玩不了,也不会。
可是人海战术在现代防御体系面前真的就是送死。
迂回进攻的部队刚刚出发,一大堆榴弹就劈头盖脸砸过来,顿时人仰马翻乱作一团,有幸存的士兵甚至慌不择路跳进圣玛利亚河,围观群众再次大开眼界。
正面吸引火力的部队也伤亡惨重,也不知道巴西军政府平时是怎么训练的部队,指挥进攻的军官大概以为灌木丛可以为进攻部队提供最好的掩护,所以也就不用担心防御部队的子弹。
结果一梭子子弹扫过来,各种站着蹲着的士兵就伤亡惨重。
有士兵自作聪明躲在树后面,依然无法逃过步枪的攒射,除非是直径一两米的那种百年老树,否则一样顶不住子弹的侵袭。
和上一次进攻相比,这一次进攻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,但依然没逃过失败的命运。
这让远处海面上一直使用望远镜观察战况的巴雷托脸色铁青。
“命令部队撤回来吧,我们对面的敌人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,所以我们需要更周密的计划,或许还需要更多的重武器”来自美国的哈里森上校一脸凝重,巴西国民警卫队表新出来的战斗力远远超出哈里森上校之前的估计。
这主要是参照物出现问题。
在发起进攻之前,哈里森上校是以巴西军政府部队的战斗力作为参考,来衡量米州国民警卫队的战斗力。
在哈里森上校看来,经过保护伞公司训练的米州国民警卫队,战斗力就算比巴西军政府部队强一点,也不会强出太多,满分一百分,如果巴西军政府刚及格,那米州国民警卫队最多70.
现在看来,巴西军政府肯定不及格,满分一百最多能得40。
米州国民警卫队的话,满分一百怕是最少能得80.
60跟70还能打一打,40和80就差太多了,碾压式的差距,体现在战场上就是被屠杀的命运。
“命令部队撤回。”巴雷托咬牙切齿,军政府部队登陆能力有限,到现在登陆部队也不过一个团,现在打得这么惨,部队士气肯定已经受到严重影响,再打下去没意义。
除非巴雷托拥有改变战局,迅速取得胜利的能力。
明显巴雷托没有。
“上校,希望您能尽快拿出一个新的计划,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胜利”巴雷托心情不佳,战争拖延的时间越长,对军政府来说就越不利。
哈里森上校眉头紧皱,这仗打得太憋屈了,对于政府军舰队来说,唯一的优势是大口径舰炮,可是又不能用,哈里森上校需要时间思考怎么样才能做到逆风翻盘。
当然办法也不是没有,哈里森相信如果是由美军来打这一仗,那么情况应该会好很多。
可惜美军不能直接参战,而巴西政府军的素质
真的很难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