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假(1 / 2)

 徐志宇,徐国国主。六十三岁了,一生的骄傲,就是有三个让自己十分满意地儿子。大皇子徐向东,胜在性格沉稳,有大事临身,亦不动如山。接人待物也让朝廷重臣十分满意。二皇子徐向西,天生的治国,治理民生的好手。徐国现在有建设性的政策十之都是出自向西之手。徐国能在短短十几年扩张一倍有余,在战略后勤上,向西有着不可忽略的巨大功劳。至于说三皇子徐向南,不用说了自从灭了吐番,军神二字就已经落在他的头上了。

徐志宇倾向于大皇子接他的位置,而且按他的了解虽然三个儿子对皇位都有想法,但是还没到你死我活的程度。徐志宇斜躺在躺椅上,手指在茶几上一敲一敲的。这个躺椅和茶几是老三带回来的。听说是大唐一个王爷制造的,对了就是小九的夫婿,在大唐也是一个传奇人物。叫什么来着?正想着呢,有内侍进来禀报,大皇子求见。没错徐志宇今天要和老大好好谈一谈。最最冒险的就是老二老三就在旁边的暗室里。但是都是不知对方的存在。虽然有些冒险,但是一旦成功那么在三四十年内,徐国将会更加的强大。

宣,看着走进来的大儿子,徐志宇好像见到三十年前的自己。老大有三十九了吧,记得从那么小一点点的孩子到有一天突然发现老大已经成人,那时候的惊喜和失落都有一些吧。老大向自己行礼,然后坐在自己的身边。徐志宇问道:宗灵好些了吧?宗灵是徐向东的儿子。前些日有些不舒服。见老大点头,徐志宇笑了,从小你就话不多,你们兄弟三人,你母后最不放心的就是你。知道为什么吗?徐向东说道:请父皇明示。

徐志宇说道:就是因为你太沉稳了,这是好事也是坏事。好事呢就是所有的人都把你当成一个合格的储君。当然这也是一国之君的必要条件。坏事呢就是这种性格,有什么事都憋在心中。你母后就是站在母亲的立场上心疼你。怕你憋出事来。所以在临终时交代我说,看着你不要让你出事。徐向东没有说话,但是眼泪不停的滴落。徐志宇说道:但是你要明白,有些事一个父亲可以做,但是身为一个皇帝却绝对不能做。所以你要理解父皇。

你母后一共有三个儿子,你们三兄弟个个都让我这个父皇十分满意。今天我们好好谈一谈,我了解你,说吧,你对两个弟弟怎么看。

徐向东看了看自己的父皇说道:父皇记得上一次我们两坐在一起这么聊天的时候,是我十二岁的事。那是老三两岁还不到,记得向西那天偷着在御花园爬树摔了一下。父皇你过来看看,顺便考教我的功课。当时您对我的功课十分满意。我还记得那是你背对着我,偷偷地笑。但是我还不明白。后来我才知道,您是怕我骄傲。所以从那时起,我就告诉自己,遇事沉稳,好好学不骄傲,不让父皇担心。渐渐地就成了习惯了。不管有什么事,虽然可能心中惊讶,但绝对不会表现出来。徐志宇点了点头,原来老大是从那时候开始变得。

徐向东接着说道:至于向西和向南在我眼中,就是两个弟弟,先说向南吧。老三这个人,天生的军事家,在这片大陆估计只有大唐的西域王或者可以和老三在战略上抗衡。但是在局部战争上老三无敌手。这段时间老三也在活动,但是老三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在自保。他怕我和向西不管谁上位,都会收他的兵权。说实话在以前还真有这个可能。毕竟那一个皇帝都不会让一个带兵王爷威胁到自己。但是自从接触到大唐,这个问题解决了。一会我再和父皇解释。

再说老二向西,说实话向西是一个内政天才。但是好多人都被他在这方面的天才蒙住了眼睛。不知父皇你注意到没有,向西在治国的政策上出谋划策无与伦比。这是所有人都公认的。但是人事上,向西却从没有自己的主张。哪怕是有那么一次都行。没有,向西这一派所有人事上的事,都是左相的提议。

徐志宇沉思了一下,双目透露出一股冷意问道:你是怎么发现的。徐向东说道:不瞒父皇,有时候我也考虑争皇位的优势和劣势。就在去年有一天,我在考虑我和二弟在人力上的优劣时。突然发现,现在拥护二弟的朝臣。竟然没有一个是二弟亲自提拔的。然后儿臣调阅了以往的卷宗,发现竟然全是左相的主张。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二弟的主张。可能二弟自己都没有发现这些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