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明大义(1 / 2)

大魏芳华 西风紧 0 字 2023-08-12

 大魏芳华第五百一十二章深明大义只要马茂没有被怀疑、吴国校事府也未得到相关线索,官兵要查出密传信件的通道,确实很难。于是细作再次成功,将密信送到了扬州。</p>

当时商船刚到涂水,便遇到了吴国兵马的巡查。</p>

吴国人在各条船上搜查,还搜了身。看似严厉,实则没人太仔细,比如肯定不会查船员的发簪藏没藏东西……除非事先有准确消息、告知吴军将领,某日的商船上有奸细!</p>

很早就设在六安城的“绢仓”收到消息,立刻先上报到寿春。扬州都督王飞枭随即遣快马,下令将这个消息送往洛阳。</p>

秦亮在大将军府拿到马茂的密信时,已是二月间了。</p>

他把王飞枭的奏书拿给属官们观阅,但对于密信的内容只是口述。大伙遂在偏厅里议论起来。</p>

大将军府就是以前的卫将军府,前厅阁楼也毫无变化。不过议事的地方、在正厅的西侧,正是以前接待女宾的房间;这地方分割成了几间屋子,厅堂要小一些、而且前后通达,反而更适合人少时的聚会。</p>

在场的人也有少许变化。原先在洛阳当城门校尉的傅嘏,已不能随时参加议事,因为他去安城了、出任豫州刺史;而之前的豫州刺史韩观,诏回了洛阳做尚书。</p>

杜预接任傅嘏为城门校尉,羊祜接任杜预、升任大将军长史。文钦从幽州蓟县调回,升任司隶校尉,但还没到达洛阳。</p>

除此之外各地都督刺史一律没变,哪怕不是秦亮的人、也维持了现状。</p>

秦亮做上大将军之后,对人事的调整很小心。豫州刺史韩观被调回洛阳、也是因为他在江陵之战中表现太糟糕,一直负责防守还被陆抗打得大败,这样回洛阳也给安排了个尚书。</p>

在秦亮的推举下,王广出任车骑将军,因此王广也没有意见。此番人事调整十分顺利。</p>

今天聚在一起议事的人,除了因官职变动有些不同,还多了一个贾充!</p>

贾充是以前王凌的属官。而今王凌已薨,但王广升任车骑将军开府,贾充裴秀等人都应该继续接受王广的征辟,所以秦亮并没有去拉拢。</p>

起初秦亮以为,贾充是受王广派遣、前来参加军机商议。毕竟王飞枭上报的军情,应该也会告知王广。</p>

谈了一会,秦亮才搞明白,原来是贾充主动请缨、才到大将军府议事。</p>

但秦亮自己不太喜欢此人。贾充之父贾逵的名声很好、声望也很高,大魏很多士族都对其极为敬重;然而父子之间的性情不一样,只要看贾充干的事,便知他与羊祜王经他们相比、功利心要强不少。</p>

贾充的发妻李婉、是李丰的女儿。李丰因为上次在东堂参与谋莿,被廷尉按律处以死罪;考虑到李丰与皇室有联姻,廷尉担心诛三族会波及到皇室,遂判其家眷流放辽东。</p>

但是魏国的律法执行一直有问题。小罪直接拿钱赎,廷尉那边明码标价、有细致的价格表;大罪靠求情,人找对了就有办法。贾充显然有办法!</p>

那会正是王凌做大将军,王凌与贾充的先父贾逵、当年是至交好友。贾充亦在王凌府中为掾,他若为自己的妻子求情,不会太难。但贾充没有那么做,他直接把李婉休了撇清关系,然后娶了郭淮的侄女,以便向王家紧密靠拢……因为在此之前,贾充曾跟着司马师做过官,实属选错了地方。</p>

此时贾充还在为秦亮出谋划策,秦亮不动声色地听着。</p>

辛敞随即说道:“既然王都督上书言、诸葛恪的人马正陆续从东关撤兵,那从东吴传来的密报,是否可能有误?”</p>

司马王康道:“传递密信的人、很早就在东吴,是比较可靠的人。”</p>

辛敞不置可否地说道:“原来如此。”</p>

辛敞以前是曹爽的掾属,所以不了解一些情况,有此疑问倒也正常。</p>

长史羊祜的声音道:“东吴依赖水路,扬州、徐州二地可在夏秋之交做好防备。”</p>

秦亮开口道:“通常是在夏秋之交。”</p>

他一说话,几个人都微微侧目、留心听着。但大多人一脸茫然,以为秦亮只是随口附和。</p>

羊祜又道:“春汛会影响大江中游,尤其是荆州。然淮南河道要等夏秋之际,才会水涨。大将军曾在扬州做官、参与芍陂之役,必知扬州水文。”</p>

这时众人才恍然大悟,刚才秦亮那句话、正是因为对当地水文的了解。</p>

贾充道:“叔子知兵,且博闻广记,难怪能在汉中获得军功。”</p>

此言明显有恭维大将军长史的意思,但羊祜好像没听见一般,毫无反应。贾充的家世、关系还是很强的,连秦亮在面子上也没有冷眼相待,羊祜的表现着实有点清高。</p>

贾充稍显尴尬。秦亮当即说道:“不过气象水文,并非完全准确。那年芍陂之役、便发生在初夏,连续暴雨以至河水暴涨,施水与肥水也通航了,吴军战船,直接开进了芍陂水域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