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螳臂当车,能有何等好下场?”李西河这个金陵的尚书尚未坐稳,就感觉天仿佛塌了一样。
如今的金陵官场,就跟之前崇祯朝的北京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。晚明时,经历万历到崇祯几代皇帝的“励精图治”,君主不似君主,臣子不似臣子。
各种矛盾积累越来越多,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。
君主对于臣子,极端的不信任,也不愿意承担责任,党争之中丢掉性命的臣子数不胜数,尤其是君子,死得快,死的急,剩下的除了明哲保身,也没有几个好东西。
而臣子对于君主,则更是连一个正常之辈都拎不出来,要么想着明哲保身,仿佛朽木一般的戳在朝堂过日子,要么想的就是掌握权势,以士大夫之权,控制朝堂,享受一把不是君主,但胜于君主的快感。
明朝的士大夫,在万历年间就大势已成,在立君主这件事情把万历皇帝吃的死死的,逼得万历非暴力不合作了大半辈子。
等到万历没了之后,皇权更是风雨飘摇,甚至连皇权的附庸,宗室都要向官员低头,藩王生个孩子,都需要贿赂礼部官员,不然别说取名字,连娶妻生子都违背法律。
所以身体生活在新朝,但是内心世界还畅游在旧的大明的臣子,对于君主其实颇为看不起。
尤其是他们认为徐梁得国不正。
徐梁与朱元璋颇为不同,朱元璋是在应天建立根据地的时候,就开始跟文人集团联合,有一群人给朱元璋做正面宣传,而且驱除鞑虏也确实好听,颇具正义性。
反观徐梁,他建立功业,驱除异族的时候,当时的文官集团已经极其腐朽,他的困难要甚于朱元璋,却还要受到百般诘难。
尤其是这群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,掌握知识话语权的士大夫阶层。
这也是今日为何一群人敢在李西河加狺狺狂吠的原因。
因为他们觉得,君主一定是疯了。
而李西河能做到尚书,自然相对比较清醒,他觉得这些人自己跳井自杀也就算了,为何偏偏要拉上自己。
事实上,如果不是人太多,而且自己也确实需要名声,他早就命家仆把这些人全都赶走了。
干嘛啊这是,老朽在家里养老也不成么?
安安稳稳的当个缩头乌龟,配合皇帝改革不好吗?
非得来个鱼死网破吗?
钝刀子割肉,也割不死诸位啊。
你们让儿孙配合陛下一下不成吗?你们手头有资源,有人脉,培养后代继承人问题不大啊。
非得享受高高在上,肆意奴役百姓们吗?
这个思想真的是那么难以转变吗?
当然,李西河心里也很清楚,对于这些装聋作哑的人来说,跟他们讲道理是没有任何用处的。
这些人从前厅乱糟糟的站到前院,甚至最后堵出了大门。
看懂这种情形,李西河心里颇为感动,随着钱谦益这等大佬扑街,王明贤这样的大佬低调做人,自己这种在江南文坛排不上号的货色,竟然隐隐有了出头的感觉。
你瞅瞅门前这些人,谁能不说自己是门生故吏满天下呢?
但另外一方面,他也感受到了无边的恐惧。
这些人或多或少跟自己有联系不假。
但他们绝对不是正常的走都,而是希望自己做个带头人,带领大家去声讨甚至对对抗皇帝。
而这个庞大的队伍,在李西河看来,简直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,甚至有些人连迎回朱氏,重新立朱慈烺为帝的话都喊出来了。
朱慈烺那是旧主,也是你们随便能喊名字的?
李西河有一种感觉,就是这群人就像是一群愚蠢的野牛,他们想去撞坚固的大山,却又不敢冲锋,想要找个带头的。
只要自己跑,他们就紧随其后,至于死不死,他们是不清楚的。
愚蠢、愚昧。
大明朝若还让这么一群人执政,这国家能不灭亡吗?
真的是大刀落下,这群孙子一定是跪在地上叫爸爸。
当然,也不是没有明白人,这皇帝的皇位不是在老皇帝那里继承来的,他是自己踏踏实实,一刀一枪打下来的。
这种人跟太祖没有什么区别,手腕一般都很强硬,而且在民间还有莫大的呼声。
虽然读书人可以摇旗呐喊,写文章骂臭一个人。
但是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人家还是知道的。
你这个时候说废掉徐梁,重新迎回朱家皇帝,你有这个实力吗?
所以这种胡话一旦说出来,立刻就有人扑灭,只是难免有些人在心里哀怨,“这种人当皇帝,岂有我们的活路,我只是说错了大家的心里话而已。”
心里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,反对徐梁的声势自然也不小。
过年尚未打春,南京国子监就跪满了前来请愿的学生,如今他们出头的机会越来越少了,这跪在正阳门外请愿,似乎是他们目前唯一可以参与的政治活动。
一旦选择通过新的选拔官吏的方式入朝为官,就会自然而然的跟他们划清界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