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一师的新计划(2 / 2)

晚明霸业 渤海郡公 0 字 2022-03-06

最后这支百人的骑兵只抓回了二十来人,都是没甚反抗意识的包衣阿哈。他们见骑兵打的是大明赤旗,当即就跪倒在地,热泪盈眶地喜迎王师。至于带回去之后讯问情报,这些人更是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各个都像是大明的忠良之民,无论怎么审都审不出破绽。

人虽然跑了,但是运粮的牛车却跑不了。

高燕下了城楼,看着缴获的牛车、粮食,只剩下苦笑的份。

牛车五十架,粮食百余石,壮牛七十头,足可谓大丰收了。

只是这与应该有的“六百俘虏”相比,又显得有些微不足道。

参谋长很快也闻讯赶来,见了缴获之后着实嘲笑了高燕一番。等过足了瘾,他才道:“那些逃跑的东虏肯定要去找援兵,接下去的仗你想好了如何打么?”

高燕刚被嘲笑,心里正是不满的时候,白了参谋长一眼,没好气道:“参谋长速速将作战计划呈我过目。”

参谋长也不介意,嘿嘿一笑,道:“参谋部倒是已经拟了一个计划,咱们里面说?”

高燕撇了撇嘴,跟参谋长一路回了城内钟鼓楼。

参谋长自打登陆之后就在海岸营寨监工,还是第一次来宁远。进了钟鼓楼之后,他直奔挂着的作战地图,一手拍在宁远和海岸营寨上:“这两地相聚十二里,有平坦官道,往来便捷。咱们作为守军,自然要成犄角之势。东虏作为攻方,势必要二中择一,一主一辅,一面真打,一面佯攻。”

高燕点了点头:“否则他们的兵力也不够。”

“关键是,哪边是主攻目标。”参谋长道:“参谋部认为:东虏肯定会以海岸营寨为目标进行攻坚,解决海岸营寨之后,才会包围宁远城。”

“理由呢?”

“首先,按照我们的情报,多尔衮在山海关一线最大动员能力是五万人。天启六年时,老酋奴儿哈赤以六万众围攻宁远,一直没有攻克。多尔衮凭什么相信自己的五万人马就能打下宁远城?

“其次,天津之战刚刚结束没多久,他们记性再差也该记得咱们新一师善于守城。刚在天津碰完钉子,转头又来宁远碰一次,多尔衮脑袋也太不好使了。

“所以只是从攻击难度而言,海岸营寨就要比宁远城小了不下百倍。”

参谋长说完,顿了顿又道:“再从地利来论。你看这儿是南北向的兴城河,宁远城在河东,咱们的海岸营寨扎在河西,东虏从山海关来,若是渡河去打宁远,岂不是正好被我们前后夹击么?即便为了安全渡河,他们也得先将咱们的海岸营寨拔掉!”

高燕摸了摸脸上的疤痕,道:“海岸营寨能守住么?”

这回参谋长真是鄙视他了,扬声叫道:“守什么守?等东虏大队攻打寨子的时候,正好与其主力决战啊!”

高燕摸着眼罩嘿嘿一笑,道:“此言甚得我心,看来咱俩还是默契十足啊。”

“你敢更无耻一些么?”参谋长撇嘴,转了话题:“你看宁远这边怎么安排?派谁坐镇?”

“派谁坐镇都不是问题,关键是我想把师训导部放在宁远。”高燕道:“你也知道这里比较安全,训导官们暂时离开一下军中,督促一下宁远屯垦事项,也是理所当然的吧?”

参谋长知道高燕是想让卢翘楚呆在安全的宁远城,他又何尝不照顾卢督师的后人?

“不错,宁远周围都是熟地,听说都是吴三桂的亲近家丁才能在这边买田置业。”参谋长道:“若是能够开垦出来,倒也不浪费。何况那么多难民、俘虏,总不能闲着什么事都不干。”

“对,闲着就容易出事。”高燕点了点头:“这事先办起来,若是殿下觉得军屯不妥,日后转给地方州县就是了。”

参谋长也看不上那些地,只是为卢翘楚找个由头呆在宁远罢了。至于各部粮饷,那都是总后调派。前边吃不上饭,后边就有人要掉脑袋,没人敢当做儿戏,所以也没必要担心。

“宁远城还是得放上两个千总部,好歹不能太难看。”高燕又道:“其他部队就在海岸营寨附近驻防,今番得让多尔衮着实肉痛一回,哪有过来抢完了东西就这么大摇大摆逃回老家的!”

“粮食和火药也得运到宁远。岛上我看过了,残破得太厉害,祖大寿当年偷工减料啊!”参谋长摇头道:“咱们粮食多,放久了实在容易腐烂。还有火药,放那儿就跟泡水里没甚两样。何况等海冰融化之后,运起来也不方便。”

“这你说了算,不过要放宁远的话,屋舍也都得修起来。”高燕道。

参谋长正为这事忙得焦头烂额,此刻再多一个字都不想说了。